我院暑期“三下乡”团队开展科技支农帮扶活动
作者:智能工程学院    审核:智能工程学院    点击数:772

万缘村位于于重庆市江北区五宝镇,全村共有劳动力1326个,外出务工619人。了解到本村有较多的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后,7月8-12日,我院“三下乡”团队师生一行10人到达此处开展为期五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,切实体验将小我融入大我,用实际行动诠释当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。

志愿者们到达五宝镇后,首先在万缘村刘书记的带领下,前往本村各村民小组进行走访调研,在随后的几天工作中,将开展国家惠农服务政策宣讲、安全用电知识、垃圾分类、家电维修以及电子科技作品展示等活动。

7月8日,志愿者们对村民们进行国家助农政策的宣讲,在和村民聊天的过程中,老人们一直表示感谢国家对他们的照顾和社会各界的爱心帮助,由衷地赞叹现在生活状况的改变。85岁高龄的孟奶奶说:“我们现在就等着享福,不愁吃,不愁穿,也不怕生病去不起医院了,这样的踏实生活是我们这样的老人赶上好时候了!”79高龄的胡奶奶一边织毛衣,一边和志愿者分享她生活的变化,以前的毛衣织了穿,拆了再织,要全家里轮流穿,现在生活好了,冬天的毛衣比起以前抗冻多了。

随着夏季用电高峰的到来,超负荷用电造成的安全事故频频发生,如果不懂得安全用电知识就容易造成电气火灾、电器损坏等意外事故。7月9日,志愿者们耐心对村民进行安全用电知识的讲解。村民们纷纷表示,冬天的电热毯、暖宝宝以前一直插着电源,现在想想都后怕;夏天气温高,老化的电线,插线板等更是危险。通过志愿者的认真讲解确实收获了很多用电安全知识,认识到之前不少错误做法,在今后的生活中,也将更好的注意用电安全。

“老吾老以及人之老”,志愿者还帮助空巢老人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。67岁高龄的胡奶奶,子女都在外打工,由于家里圈养着十多只鸡,只能自己每次背着七八十斤的玉米饲料,步行约两小时回家。胡奶奶感受到志愿者的热心与帮助,一直表示感谢,对此志愿者触动很大,更加坚定了这真切切帮助孤寡老人做实事的心。随后,志愿者们还走访特殊家庭,帮助老人们修修补补,希望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与饱满的热情为老人带去欢乐。

“垃圾分类事关千家万户,不光城市要推动,农村同样也要有行动”。为不断深入推进垃圾分类工作,志愿者们为村民,包括小朋友们开展分类知识讲解。志愿者们分成四组,在每个垃圾投放处耐心的讲解村民丢弃的垃圾应该如何归类。同时,为使垃圾分类深入到孩子们心中,志愿者们还为万缘村的小朋友们设置了一个专属课堂。在课堂游戏中,每个小朋友手里随机发放垃圾卡片,贴有垃圾分类标签的志愿者拥抱着与其匹配的小朋友,课堂中一片欢声笑语。最后,大家一起约定“垃圾分类,从我做起!”

“纸上得来终觉浅,投身实践觅真知”,汗水是咸的,笑声是甜的,志愿者们结合自己所学专业知识,在王万刚老师的指导下,帮助帮助社区居民维修各种电风扇、电苍蝇拍、电磁炉、按摩垫、小音响等大大小小的各种损坏电器,将在校学习的理论知识真正付诸于实践当中。志愿者们顶着烈日专心致志的工作,并感叹道:比起课堂,这样的活动有趣多了,在实践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帮助居民,很自豪也很开心。

“科技多彩,生活精彩”。志愿者们通过小小的遥控器,牵引着小朋友们进入奇幻的电子科技密室。通过志愿者形象的讲解后,小朋友们跃跃欲试,打开好奇之门。他们尝试操控遥控汽车,共同设想未来的电子科技会是什么样子。一声声话语,一支支彩笔描绘出小朋友们对科技的向往,对未来的期望。

短短的几天时间,志愿者们收获了当地村民无数的赞扬和淳朴的笑脸,这也为志愿者带来了信心。大家纷纷表示,以后会更加专心认真的学习理论知识,并付诸于实践行动;更加坚定为乡村、为社会、为国家做更多有意义的事。2019年智能工程学院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,但“三下乡”中我们饱满的热情,不求回报的付出、团队默契的协作以及克服困难的坚定会一直持续下去。


版权所有©华体育(中国)官方网站 智能工程学院
地址:重庆市沙坪坝区虎溪大学城 邮编:401331